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發布《關于2025年度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工作計劃及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考試時間安排。其中,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時間定在6月14日、15日;注冊環保工程師考試時間定在11月1日、2日。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官網近期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變化第一次雙年透明度報告》。根據該報告,中國2021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約143.14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不包括土地、林業吸收部分),其中能源活動、工業生產過程占比分別為76.9%、14.9%。中國從2024年到2030年的總資金需求規模約為25.2萬億元,年均約3.6萬億元;從2031年到2060年的總資金需求規模約為243萬億元,年均約8.1萬億元。換言之,從2024年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中國需要資金超過268萬億元。
12月23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印發石化、電力、鋼鐵、建材行業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指南的通知。規定了石油和化工行業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的工作原則開放內容、開放條件、開放形式、開放時間、開放程序、保障措施。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12月16日印發《浙江省生活垃圾焚燒廠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方案》,目標全省新建(含搬遷)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達到超低排放水平。推動現有生活垃圾焚燒廠超低排放改造,2025年全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生活垃圾焚燒廠完成有組織和無組織超低排放改造,2027年底前全省生活垃圾焚燒廠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務。
重慶市地方標準《工業有機廢氣活性炭治理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正公開征求意見,包含工業有機廢氣活性炭相關廢氣預處理要求、活性炭選擇與儲存管理、活性炭更換、可再生工藝、活性炭吸附裝置要求、活性炭吸附裝置的輔助設施、運行管理要求及監管要求等內容。
近日,威海市政府印發《威海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暨第三輪“四減四增”行動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達到24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0.9%,全面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NOx、VOCs重點工程減排量分別不低于0.44萬噸、0.23萬噸。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面完成工業噪聲、工業固體廢物排污許可管理,基本完成海洋工程排污許可管理;制修訂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等一批排污許可技術規范;完成全國火電、鋼鐵、水泥等行業生態環境統計與排污許可融合。《實施方案》提出了排污許可核心制度建設實施路徑,明確了深化排污許可制度改革路徑。
近日,銀川市委、市政府舉行銀川市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污權交易啟動儀式,寧夏首筆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權交易就此啟動并達成。據悉,這也是中西部地區首筆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權交易。
揮發性有機物是造成臭氧污染的主要元兇,而臭氧已成為PM2.5之后影響空氣質量的第二大污染物。銀川市率先在寧夏開展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納入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改革,運用市場化手段推動降污減排。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發布《2024-2025年全區冬春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將以減少污染天氣和降低顆粒物(PM2.5)濃度為主要目標,從2024年10月1日起至2025年3月31日,分兩個階段在全區開展冬春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
10月22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印發《杭州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文件提出,以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為主線,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到2025年,全市PM2.5平均濃度不高于28微克/立方米,基本消除重度以上污染天氣,完成上級下達的氮氧化物(NOx)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減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