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裝備制造領域專利態勢報告(2013)》指出:抽樣研究的可編程控制器等6種典型產品累計專利申請量為4750項,近五年來專利持續累積數年均增長27.7%,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可編程控制器、壓力變送器等行業主干產品核心技術國外公司專利布局明顯有效。
11月12日十八屆三中全會圓滿落幕,會上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發布后,能源領域包括石油、電力、天然氣、煤炭、新能源等行業相關政策會逐步出臺,能源格局將產生新的變化。
11月15日,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年會在北京閉幕。此次年會為期3天,圍繞“面向綠色發展的環境與社會”這一主題,分別就“綠色發展與社會和諧”、“公眾參與和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與創新”進行了深入研討。
10月15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通知,決定在保持銷售電價水平不變的情況下適當調整電價水平,其中降低北京、上海等27個省市燃煤發電企業上網電價,對脫硝達標并經環保部門驗收合格的燃煤發電企業,每千瓦時提高1分錢;對采用新技術進行除塵、煙塵排放濃度低于30mg/m3(重點地區低于20mg/m3),并經環保部門驗收合格的燃煤發電企業,每千瓦時提高0.2分錢,這將促使國內形成環保電價體系,加速推進火電生產清潔化。
第七屆全國環境化學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郝吉明表達了“控制氮氧化物排放是改善空氣質量關鍵”的觀點,并提出“二氧化錳應用到低溫脫硝催化劑領域”這一重要信息,此項研究的工業化或許會為國內催化劑行業注入新活力。
環保部決定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在重點地區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專項檢查。隨著國家對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視以及環境信息公開的逐步落實,重點行業污染成本的增加,將推進企業安裝和使用除塵、脫硫、脫硝設施的積極性,大氣治理市場將再度蓄勢。
10月18日,《上海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13-2017)已獲市政府批準,總體目標是:到2017年,重污染天氣大幅減少,空氣質量明顯改善,PM2.5年均濃度比2012年下降20%。《行動計劃》從能源、產業、交通、建設、農業、社會生活等六大領域污染防治。
9月12日,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該計劃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動指南。行動計劃提出,經過五年努力,要使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污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空氣質量明顯好轉。力爭再用五年或更長時間,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氣,全國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環境保護部日前發布通知,要求認真學習領會貫徹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通知要求,全國環保系統要認真抓好《大氣十條》的貫徹落實,分解目標任務,嚴格考核問責。
9月23日,“十二五”電力援藏工作座談會在林芝地區召開,會議全力支持中央電力企業在藏投資發展,共同推進西藏電力事業更好更快更大發展。